文章目录(Table of Contents)
简介
趁着五一小长假过后人比较少,去了一趟甘肃。之前在做攻略的时候,看到大部分是走的青甘环线,但是这次我们没有选择走那条路线,而是进行了河西走廊的深度游。
这次的主要路线是,从上海出发,到贵阳转机,再到兰州。一路北上,兰州到张掖,张掖到敦煌。最后从敦煌途经兰州,返回上海。整个行程一共是 10 天。整体来说,其实非常推荐张掖,能去的地方很多,无论你喜欢高山草甸、雪山、湖泊还是沙漠,张掖都能满足你,而且游客也比敦煌少,物价也低,旅游体验极佳。
行程安排
Day-1,上海-贵阳
从贵阳转机是因为发现「上海-贵阳-兰州」的机票比较便宜,且可以有免费的住宿。所以就想着顺路去一趟,可以去夜市走一走,顺便还能试试手气抽一下茅台。晚上的贵阳确实非常热闹,护国路上在有很多好吃的。晚上吃了「柴味烤肉」,「脆哨炒饭」:
Day-2,贵阳-兰州
第二天下午到达兰州。从机场到兰州市区还需要额外坐一段火车(这里路的两侧可以初看到西北的风光,引入眼帘的都是土堆、戈壁,一开始以为接下来的一周都要面对这样的荒凉了。)。到市区放好行李之后,就差不多到晚上了,去吃了「阿西娅」,推荐去尝试一下这里的「三炮台」,「灰豆子」,都是小吃,味道非常好。下图是兰州地铁,只有一个线路,在市区做还是很方便的:
吃完去「中山桥」走一走,下面是关于「中山桥」的一些介绍:
- 中山桥,旧名第一桥,又称兰州黄河铁桥,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座钢桁架桥,坐落在白塔山下,横跨黄河两岸,是兰州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地标之一。于清朝宣统元年七月初四(1909年8月19日)建成通行,成为兰州历史上第一座跨越黄河的永久性桥梁。
- 大桥工程由清朝甘肃洋务总局与德商天津实业泰来洋行(Telge & Schroeter)于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十一(1906年10月28日)签订了包建合同,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初十(1908年5月9日)正式开工。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兰州黄河铁桥改名为“中山桥”。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侵华日军的轰炸,将原先橘红色的桥体改涂成了铅灰色,并保持至今。
- 1954年4月1日,中国政府拨款60万元人民币开始全面维修加固中山桥,并在原有平行弦杆上部加盖拱型钢梁,以增加桥梁的强度和荷载能力。2004年5月8日,中山桥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全封闭维修加固,共投资500万元,维修工程结束后,这座黄河上最早的永久性公路桥成为一座步行桥。
下面是夜晚的「中山桥」,对岸就是白塔山。晚上看白塔山开灯竟还有些千与千寻的味道了。
接着沿河走到「大众巷」,兰州的小吃街(晚上沿河散步还是很舒服的),吃一些当地的特色夜宵,推荐老牟家牦牛酸奶(豪华版):
Day-3,兰州-张掖
第二天早上去了「甘肃省博物馆」。在开启甘肃深度游之前,先来了解一下甘肃的历史,也了解一下丝路的历史。
- 兰州古称“金城”,其名据说来源于“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不摧。丝绸之路进入甘肃境内以后,路线互相交织如同网络,就其干线来说,主要有北、中、南三条,兰州位于中线的中段。兰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自古以来位居襟喉要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此,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汉时的长安,也就是今天的中国陕西省省会西安。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在「甘肃省博物馆」中,有著名的「马踏飞燕」(铜奔马),这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的识别标志。
从博物馆出来,吃了当地特色兰州拉面(磨沟沿),可以单独点一份带筋的卤牛肉,和小份的凉菜,还是很好吃的。下午做火车从兰州前往张掖(6 个小时的车,坐的有点累)。
Day-4,张掖
第四天是在张掖游玩。走了两个地方,分别是「平山湖大峡谷」和「七彩丹霞」。「平山湖大峡谷」是看形状,「七彩丹霞」是看颜色。一定要带墨镜,阳光很刺眼。这一天是直接报的团,包含从市区到两个景区的接送。
晚上回到市区之后,去了鑫汇国际楼下的新乐超市,十分推荐在这里买点水果,例如人参果,当地产的,很好吃。
平山湖大峡谷
张掖平山湖大峡谷距离张掖市区约60公里,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峡谷的地质构造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又称“红色砂砾岩”。峡谷以沟壑为基本特征,山势低且平缓,以沙石山为背景,红白和赭红色为主色调,山体多呈圆锥状或柱状,造型奇特,给人一种悲壮苍凉的美。这里是亿万年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之作,这里也被《中国地理杂志》及中外地质专家和到访者誉为“中国版科罗拉多大峡谷”。
在平山湖大峡谷,我们也可以下到峡谷底部,和在上面俯视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置身峡谷,穿行于沟壑中,抬头仰望看见的不仅是蔚蓝的天空,还有四周流水沟壑形状的崖壁。近距离看着两边岩石被流水和风化侵蚀留下的痕迹,让人宛如穿越回了史前世纪。
我觉得这里不比七彩丹霞差(但是景区服务,宣传等是没有七彩丹霞做的好,所以人数也会比七彩丹霞人要少)!红色砂岩很震撼,俯瞰或者从峡谷底网上有不同的感觉,视觉冲击足够!可以选择深度游(多加198元),包含骑骆驼、骆驼蹦蹦车、越野车等,还是非常值得的。先是坐越野车颠进峡谷深处,然后骑骆驼走到里面窄窄的地方,再坐骆驼车晃啊晃,一路上驼铃阵阵,仿佛是古代商队的召唤。下图是骑骆驼穿过峡谷:
七彩丹霞
中午回市区吃了当地的特色「炒炮」(类似与炒面疙瘩),下午出发去「七彩丹霞」。因为我们是五月份去的,天黑的比较晚,所以到「七彩丹霞」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了(早去会很晒)。
- 张掖七彩丹霞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色彩缤纷、观赏性强、面积大,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
- 丹霞是地球演化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在流水侵蚀、风化剥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红层地貌,往往具有像广东丹霞山那样顶平、身陡、麓缓的形态特征,且整体色彩较为一致。与之不同的是,大自然把张掖七彩丹霞塑造成了它的颜料盘。这些彩丘的地层普遍较软、抗侵蚀能力弱,无法形成典型丹霞那种直立陡身的形态,而是更多地表现为缓坡丘陵。
- 彩色丘陵同样也是发育于红层的地貌类型。红层之所以红,是因为其形成时的干热环境导致矿物中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像生锈了一般。而当外部环境逐渐湿润时,高价铁又会被重新还原,地层颜色也会随之变为或棕黄、或黄绿、或青灰。七彩丹霞的条带正是几千万年来干湿交替的结果,每一次色彩变化都记录着一次沧海桑田的变迁。
- 日升月落,春去秋来,七彩丹霞的演化从未停止。值得注意的是,张掖七彩丹霞的地层主要由粉砂岩和泥质岩构成,总体胶结程度差、质地脆弱,加之土壤盐碱程度高,地表缺少植被保护,其表面极易风化,基本一踏就碎、一踩就陷。与此同时,当前气候快速变化,河西地区降水略有增多,这会促进流水侵蚀和地层风化,使七彩丹霞的条纹串色,给景观赋存带来了新的挑战。
景区里面有四个观景台,其中四号是最美的(前面几个都可以不去看,最后一个一定要去)。在每一个观景台都会有车前往下一个观景台。如果天气好的话,可以在四号观景台等日落。
Day-5,张掖市区
本来计划是第五天前往张掖的「马蹄寺」,但是由于昨天走的有点累,临时决定换成张掖市内一日游。主要是去了张掖的「大佛寺」和去看了「夜光杯」。
- 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佛祖释迦牟尼的涅槃像,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宏伟壮观。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两侧廊房塑十八罗汉,殿内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
- 张掖大佛寺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张掖大佛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寺院虽然建在市区内,但环境非常安静,可以从容的欣赏。里面的卧佛不能拍照,但是无论是做工还是颜色都非常壮观值得一去,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佛像的眼睛,都会觉得它的眼神在与你交汇,仿佛睡着了,又仿佛刚刚醒。
大佛寺外面有很多卖夜光杯的,可以去看一下。后面去了敦煌才发现,敦煌卖夜光杯的更多,且更加齐全。“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夜光杯送人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要买的话推荐直接去敦煌看看,毕竟酒泉才是夜光杯的发源地。
Day-6,张掖-敦煌
第六天上午去了张掖的「马蹄寺景区」。下午回到张掖市区,在鑫汇国际吃完午饭之后,坐高铁前往敦煌。还是推荐在张掖多买点吃的,敦煌的物价会比张掖要贵一些。
马蹄寺景区
「马蹄寺景区」除了看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也是非常美丽的,可以看到祁连山的雪山,草原,戈壁,冷的时候去还能遇上纷飞大雪。这里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藏族风情于一体,给了我难以替代的震撼。
马蹄寺石窟群所在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临松山下的薤谷一带,该地区最早原有“薤谷石窟”,是十六国时期郭瑀所造,并作为其隐居和教学的地方。东晋隆安五年(401年),沮渠蒙逊建立北凉,自此薤谷地区的石窟开始大规模雕凿,千佛洞及金塔寺一带的石窟就在此时雕成,并一直持续到清代为止,而内部造像和壁画的相关维护则一直持续到中华民国时期,其中以明嘉靖三年(1524年)和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两次修葺规模最大。安史之乱后,一支名为马蹄的吐蕃部落迁入今天的张掖南部一带,该地区遂有多处地名被命名为马蹄,其中即包括马蹄寺石窟群。
但是由于破坏和保护不当,「马蹄寺」内的很多佛像和壁画已经被破坏,不过仍旧可以看到在崖壁上面的石窟。「马蹄寺」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内部由凿空悬崖的隧道式甬道连接,非常狭窄,很多地方只能容纳一人通过。在内部通行时都需要手脚并用,可想而知当时的人们开凿之初的艰险。爬到最高处的绿度母菩萨殿,往外望着不远处的雪山和河谷,微风轻拂带来丝丝清凉,一瞬间所有的思绪都抽离出去,感到极大的宁静自在和空灵。
「马蹄寺景区」所在的裕固族的村子背靠雪山,四周绿草如茵,景色非常漂亮,也许就近雪山,虽然日正当空,仍颇为清凉。「马蹄寺景区」除了看人文景观,自然风景一定是不能错过的。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回头看就是马蹄寺所在的悬崖。
可以随身带一些小饰品进行拍照,我们由于是婚假,就带了小喜字:
张掖前往敦煌
坐的下午六点的高铁前往敦煌(下午还在酒店里面休息了一会),到敦煌已经是晚上十点了。
Day-7,敦煌东线
到敦煌首先就是要去到「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去「莫高窟」的话,需要提前订好票,当天直接买通常是买不到的。可以下午去「莫高窟」,出来之后吃点东西直接去「鸣沙山月牙泉」看日落。这样傍晚的时候去「鸣沙山月牙泉」也不会太晒。
莫高窟
如果买了全票的话,首先会看两个数字电影介绍莫高窟的历史。接着会被讲解员带领着进入洞窟观看,全程会被随机带去看八个洞窟,是不能拍照的。不过走出来有一个博物馆,里面有几个复制的洞窟可以去拍照。博物馆五点半就要关门,注意时间。
- 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回鹘时期的莫高窟发展到了史上最大的的顶峰,目前所看到的有名或者清晰完整的画像、佛教雕刻基本都是在这个时期修复和新建的。
- 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可是在近代以来,莫高窟受到许多人为的损伤,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严重破坏。近代,人们通常称其为“千佛洞”。1979年,莫高窟对外开放。
因为「莫高窟」里面是不能拍照的,所以我们就拍了「九层楼」。
- “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高33米。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
- 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
- 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造型。
站在「莫高窟」前,真实感受她的存在和岁月的流逝。仿佛 1000 多年的时间转瞬即逝,那些壁画还在生动的讲着他们的故事。
鸣沙山月牙泉
从「莫高窟」出来,可以打个车直接到「鸣沙山月牙泉」。可以带一点吃得东西进去,进去之后可以看日落,躺在鸣沙山赏星空。
- 鸣沙山在天气晴朗时能发出像“丝竹管弦”的声音,属于敦煌八景之一的“沙岭晴鸣”。
- 月牙泉位于鸣沙山环抱之中,以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在游客登山后,因踩踏下移的流沙在风吹过后会恢复自然状态,尽管鸣沙山常年烈风劲吹、沙尘飞扬,但鸣沙山千古年来始终能与月牙泉共存,此景属于敦煌八景之一的“月泉晓澈”。
如果想看日落需要早一点去爬鸣沙山,即使借助铺在沙山的木梯,也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可以上去,会有一点累。
等再晚一些,月牙泉的灯就会亮起。吹着晚风,看着日落,惬意又浪漫。等到霓虹褪去,天色渐暗,躺在沙山顶,抬眼便能看见点点繁星。等到夜幕完全降临,星星便会布满整个夜空。
Day-8,敦煌西线
敦煌的第二天,走的是西线,选择了包车游敦煌西线:敦煌古城—西千佛洞—阳关—玉门关—古汉长城—雅丹地质公园。其中第一站「敦煌古城」,因为是商业化的古城,所以就没有选择进去,节约体力去后面的几个景点。
其实西线的景色是相似的。不过今天正好是扬沙天,所以没有看到落日和星空,不过也感受了一次野性的荒漠。
阳关
阳关是古中国离开中国前往西域的最后一站。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写道: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有谚语,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到了这里更加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意境。
简单介绍一下阳关的历史背景。
阳关,位于中国西北的甘肃省境内,离古代中国最西端的行政中心敦煌市西南约60千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20年左右加固,用作边防前哨,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卡,是古代陆路交通的咽喉之地,把守着通往西域的南路。因其处于玉门关之南,而称之为阳关;而阳关及玉门关亦合称“二关”,是古中国最重要的两个西关。然而,阳关的堡垒在公元900年左右被毁。
阳关现在保存下来的其实只有一个土堆了。阳关就这样安静的伫立在戈壁上,看着繁华与落寞交替上演。
玉门关
玉门关因为西域输入玉石而得名。这里风景其实和阳关类似。但是在这里可以看到汉长城遗址。
-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是中国境内连通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之一。
- 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得名;关城方形如盘,北、西两面有门,北门外不及百米即到疏勒河;和西南的阳关同为当时通往西域各地的交通门户,出玉门关的北道,出阳关为南道。六朝时自今安西通哈密一道日益重要,关址东移至安西双塔堡附近;唐朝再次建立,现在的玉门关是汉代玉门关的遗址;宋以后中国同西方的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废圮。
- 玉门关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咏叹之地,唐代诗人王之涣就曾留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佳句。
现在保存下来的就只有这么多了,静静的见证着时间的流逝。
雅丹地质公园
最后一站是「雅丹地质公园」。如果是普通票,在「雅丹地质公园」全程是有景区大巴的,坐在车上会直接前往下一个景点。同样也是最好一个景点「西海舰队」是最壮观的(整个游玩过程非常类似在「七彩丹霞」的方式)。
- 雅丹地貌,或者称为风蚀脊(Yardang)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顺盛行风方向延长;高半米至几米,长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沟宽1-2米;在新疆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
-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 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因为天气的原因,在「雅丹地质公园」正好遇到风沙。虽然没有能够看到日落和星空,但是看到了飞沙走石,体会到了沙石一起被吹到脸上的感觉。
Day-9,敦煌市区
在敦煌的最后一天,去参观了「敦煌博物馆」、晚上去看了「又见敦煌」、和在「敦煌夜市」吃了晚餐。也顺路在市中心看了「反弹琵琶」雕像。
敦煌博物馆
「敦煌博物馆」只需要在网上预约一下门票,就可以免费参观。里面非常详细的讲了敦煌这座城市,和陆上丝路的发展过程。感觉这个应该去莫高窟之前进行参观,会更加好的去了解莫高窟。
从博物馆出来,顺路来到市中心的「反弹琵琶」。该座雕塑坐落于敦煌市市中心,阳关中路与沙洲路,是敦煌的标志性建筑物。
- 《反弹琵琶》是敦煌莫高窟第112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壁画之局部,作者不详,完成于唐朝中期。
- 琵琶自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后,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乐器,隋唐更是风靡一时。后来,又逐渐成为舞蹈的工具。不过,至今在唐朝文献中并未发现边弹琵琶边跳舞的文字资料。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演出每天一共有三场,下午3点、晚上8点和晚上9点半可以选择。我们选择的是晚上8点,一共需要 1 个半小时,正好看完去夜市。可以先不要着急去买票,问一下当地出租车司机,他们买票可以便宜一些,我们是每个人便宜了 50 元。
「又见敦煌」按照时间倒叙,从 1907 年往回去将敦煌莫高窟的历史。
- 当你在《又见敦煌》里身临其境了解了千年敦煌后,再去走进莫高窟,去感受那些日渐失了颜色的壁画上的人物和故事,你才能真切的感受敦煌饱满厚重的历史,你才会朝圣般双手合十,潸然泪下,接受这文化的洗礼,心灵的荡涤。
- 深深感触《又见敦煌》舞台上的对白:一千年有多长?不过一瞬间。一瞬间,春一去,冬一来,一千年就过去啦。
- 历史与现实,仿佛长长的驼队,在大漠关山之间,走过一条丝绸之路。清朗的驼铃在我的耳畔久久回荡……
演出期间允许照相和录像,但不允许开闪光灯,请大家一定遵守哦。《又见敦煌》的演出方式也很特别,前半部分表演观众都是在行走中观看的,沉浸式的演出,不是那种在座位上看的表演。
这是最后的演员谢幕,整个演出看完正好一个半小时,前半段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敦煌夜市
看完「又见敦煌」的演出,正好去「敦煌夜市」。夜市里面推荐尝一下「喀什烤肉」、「敦煌三宝」、「沙葱牛肉饼」、「泡儿油糕」,都是不错的。
Day-10,返程
旅程的最后一天,从敦煌转机兰州,最后从兰州回到上海。
整体花费
这里统计一下总体的花费,主要花费应该是来回的路费和报旅行社的费用。最后算下来人均是 ¥4200(这里没有包含买的一些特产等)。下面是详细的费用。
路费
人均路费是 ¥1720。
- 机票
- 上海-贵阳-兰州:¥650;
- 敦煌-兰州-上海:¥800;
- 火车
- 兰州-张掖:¥75;
- 张掖-敦煌:¥195;
住宿
下面是两个人的价格。住宿一共是 ¥1779,人均差不多是 ¥890。
- 兰州,全季:¥300;
- 张掖,汉庭:¥175×2,丽枫:¥173;
- 敦煌,云天国际:¥239×4=¥956;
其他
剩下的主要是报旅行团的费用和门票。因为正好遇到 5.18 和 5.19 这两天有的景区面票,所以便宜一些。差不多人均是 ¥1500。
- 张掖:¥678+¥400(平山湖深度游两人)+¥300;
- 敦煌:¥238×2(莫高窟)+¥636+¥496(又见敦煌);
这次快回来的时候,还遇到了针对机票退改签骗局,就是说航班遇到机械故障要晚点,给你补偿费用。但是最后这类骗局会让你交钱,千万不要交。具体可以查看,机票退改签骗局还有哪些。
西北的风总是很粗犷,裹挟着沧桑的岁月,向一批又一批来此的行人倾诉历史的厚重。不来西北不知天地的辽阔,这趟河西走廊之旅完美收官,如果有下次,会考虑再访金张掖。
- 微信公众号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QQ群
- 我们的QQ群号
评论